閱讀 | TW | 現代小說 | 張系國 | 棋王 | 讀後感
故事簡介
故事的背景是七十年代的台北社會。當時台北經濟正值迅速發展,經濟剛剛起飛,工商業發展蓬勃,資本主義大行其道,人人爭相抓緊眼前的機會求財。
書中電視台千奇百怪的節目反映了台灣社會漸趨開放,知識分子亦依勢崛起,故事中劉教授的電子工廠、大上大落的股匯市場都表示著台灣的七十年代台灣人為金錢併殺的社會狂熱…… 各種人生百態,在作者的筆下表現得淋漓盡致,躍然紙上。
而在《棋王》中,神童的失蹤和與劉教授的對奕是較高潮所在,劇情至巔峰處,表露了作者對人類將來的疑慮和對人生意義的反思。
綜觀全書,作者以一個能窺探未來的小孩子作導引,帶出了他對各種社會現象的反思。
《棋王》的金錢觀
《棋王》一書,眾人的拜金主意乃為書中重點之一。一直以來,「金錢」被評為「萬惡之源」,並認為是因為其於金錢的誘惑,人類才會產生無窮的物慾。而張氏在本書中,除了探究金錢與道德的關係外,亦深刻地討論了在現實生活中金錢興自由的關係。
書中借了劉教授之口,表現了故事中眾人對金錢所抱的態度「……錢沒有甚麼,我並不愛錢。但有了錢,就不必受人的氣。錢就是自由……不受氣是目的,受氣是手段……」(P.90)
「有了錢,就有自由。」故事中的程凌以至其他角色,對這個信念深信不移,為求金錢而幹盡各種勾當。
故事中各人的身分、教養和背景雖各不同,但心態則是一樣的:等著金雞下金蛋。程凌以賺錢為一種崇高的目標,靠神童的預知能力來在股票市場投機取巧,以為這樣挽救其廣告公司是天經地義的,不感絲毫愧疚。張士嘉、周培等則更現實。他們將「錢就是自由」的「理想」推崇被至。當馮為民想問神童有關未來的問題時,便被他們指責為「浪費時間」(P.149)。在他們眼中,只有能賺錢的事情,才值得花費時間或投資心血去做。本書正透過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等著金雞下金蛋,反映出一個金錢萬能的拜金主義世界,
一般來說,人的價值觀是脆弱的,它是會隨著社會潮流而改變,所以在作者筆下的程凌,即使他是畫家,但為了錢,在現實下不得不底頭,哪還顧得上真正的藝術追求?因此才會「在半迎半拒的心情下,被朋友牽著鼻子走,結果是電視也搞了,裸女也畫了,股票也炒了」(P.9),目的只為了更富裕和更多的享受。
在中國傳統社會裡,儒家看重道德意義更甚於金錢所帶來的意義。儒家反對奢侈,認為合符「禮」的生活享受才是道德的。所謂的「仕、農、工、商」,從傳統社會的階級劃分,可映出舊社會人們對金錢所抱的態度與今之對比。
無庸置疑,搞政治或耕種所賺取的金錢,一定比不上做生意的人,但舊社會依然推崇「仕農」而貶低「工商」,是因為傳統人們並不以金錢掛帥。人們生活純樸,所重的是道德修養和價值。舊社會覺得從商做生意是一些不道德的手段,是以「欺騙」為手段,隱瞞了市場物品價格的差額,而賺取人民辛苦的血汗錢,商人所賺的都被認為是「不義之財」。
但反觀書中所反映的社會(亦即現今社會),人類對金錢所抱的態度,反而才是唯一不變的。富貴了後,所改變的,是自身對世界態度或對本身理想的追求。或者說,人類是因為金錢的多寡,而改變了自身之價值觀的,但對「金錢」本身,所抱的觀念卻永遠都是「越多越好」。因此,為金錢而出賣靈魂、出賣道德良心亦在所不惜。
其實「金錢」本身並無「對」與「錯」之分,它只是一項方便人類生活的工具。就好比一把利刀,本身所代表的意義也不純是切菜碎肉或純是殺人打劫。而問題在於人的本心。奢侈的慾望是由人心激發得更多、更廣。三餐溫飽無疑是必然的需要,但人類的慾望永遠都不被完全滿足得到。生理上的需要被滿足了,就希望有更多物質的享受……不滿足的後果,就是不得不去賺取更多的金錢。如此,賺錢便成為大眾唯一的「理想」。
正如書中人物所表現出來的:「錢就是自由,而自由,比歷史潮流更要。可是為了賺錢,首先必須犧牲不少自由。錢所保障的那一點自由,是用更多的自由換來的。」(P.9)
富貴了,精神上的代價隨之廣大。書中劉教授有一句:「我賺錢買自由,不買寂寞」(P.197),但他卻忽略了,人一旦有了金錢,寂寞也會隨而來,因為人類的生活品質雖然富裕了,但饋乏的心靈卻遠不及「仕農工商」時代,生活純樸的人民所得的滿足和祥和。
正如余光中在《天機欲覷話棋王》(P.9) 一節中,提道:「張系國審視的人性,是弱點,不是罪惡。弱點是值得同情的。」因此書中人物是情況是可憐的。他們為了自由(或可以說是為了金錢)而努力,爾虞我詐,在所不惜,卻為要賺取更多的金錢而失去更多自由。這是他們的弱點,也是在現今社會每個人的通病。大家都身不由己,在自由與金錢之間糾纏不清,結果卻誤信金錢就是自由或其他更多的憂越而陷入困局。
《棋王》的人性觀
書中,程凌和其朋友們,只將神童當作是一株搖錢樹,猜考題、猜股票。作者寫到:「沒有人真正關心神童。張士嘉但求應付神童世界的節目。周培一心想發財……馮為民只關心歷史潮流。沒有人真正替神童著想。甚至連程凌和弟弟,對神童也只有表面的關懷……」(P.181) 社會上人們唯利是圖的表現在此完全表現出來。
一直以來,中國人被認為是世界上最講究社會道德人情的民族。而傳統中國所表現出的「情」,是關懷和顧念之情,對象是由近至疏,乃至萬物。但本書所朔造出來的社會環境,是現實的、黑暗的。人們為達目的而不擇手段,人與人之間充滿了不信任,大家勾心鬥角,互相利用。在整個故事中,主要角色都完全忽略了中國人一向所重視的那份與人際交往的「情」。
之後作者借劉教授之口敘述了一個「鳳凰城孤佬」的故事。在故事中,一位超級富豪以經營保險業以致富,他穩操美國各大企業,但竟為求得到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同情和憐憫而住進一所簡陋的醫院來親近別人。老人有三個女兒,但卻獨自一人生活在鳳凰城外三十哩的沙漠裡。而那位「波多黎各小姐」也只是「看在劉教授的面上」,才願意照顧他。這反映了在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心靈上的交際,是多麼遙遠和冷漠。
本書作者在尾段安排這一插曲,無疑是希望讀者反思一下,「情」本身是一種發自內心而且人人都應具備的倫理道德之情,而非外在於人的人多餘的東西,它是一種中國文化的棈神所在。在一個物質主義的社會上,人際交往間,不應只關心相互的利益,也應表現出其中的關愛與仁義,而不要「因利忘義」。
《棋王》的啟示
–「預知未來」與「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在張系國的《棋王》中,神童具有預知未來的能力,能把各個「肥皂泡」看穿,這無疑令人十分羨慕,但余光中亦提出道:「一個人要獨坐在空而大的暗廳中駭視人類未來的預告片,負擔未免太重了。」(P.6) 而作者刻意提出神童因預測未來而昏歇,就是要顯出這個道理。
故事後來寫神童失蹤,是因為看到他不能承受的未來到昏到,最後決定放棄能預測未來的神力,憑一己之力戰勝劉教授。說出了神童明白如果自己要「活得更好」,不被利用,就要將通往未來的窗戶關上,靠自己盡力做好,才是正途。這表明了「不義之財不可得」,與其迷信「成事在天」,不如相信「人定勝天」;與其貪求不勞而獲,倒不如腳踏實地的道理。
神童在接受重大考驗的關頭,他竟然舍巧不用,堅持以人謀面對一切,這種「自絕以自拯」的勇氣,著實令人感到敬佩。正如神童所說:「我不需要未卜先知,我自己會下。」棋局只是一個象徵。「世事如棋局局新」,一切的成敗得失,還是靠自己。
的確,將來是不可預測的。而我們生命就是因為這種看不清未來的生活,才會必然「相信」未來是「應該」掌控在我們手裡。就因為世界不全然由我們控制,我們才會努力的生活,憑藉自已的實際的努力,忘記對將來的奢想,讓自己在認為是「最美好的世界」中出現,好好的活下去。追求真正的人生和自由。這樣才顯得生命本身是有其意義、有其深度的,因為「人為的選擇才是努力,才是自立,才是真正的自由。」(P.7)